雨后彩虹 发表于 2024-1-13 09:30:14

结晶果糖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

    结晶果糖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

  自18世纪果糖被发现以来,欧美国家相继开展了果糖的研究与工业化生产,目前在欧美地区使用较为广泛。由于葡萄糖异构化技术的限制,我国在结晶果糖方面长期处于空白,进入21世纪后,我国在结晶果糖生产方面有了长足进步,能够自主生产结晶果糖,并于2014年实现了由甘蔗直接生产结晶果糖的工业化生产。

  截至目前,我国在结晶果糖供给侧方面已经得到保障,生产企业保有量及产能、价格等方面已能够满足国内的发展需要,但需求侧动力严重不足,市场开拓远没有达到预期。从综合市场分析来看,结晶果糖的问题主要在于市场定位模糊,自身没有形成有力的支撑,从而导致目前"乏力"的状态。

  低GI值竞争力不足

  研究指出,果糖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,其血糖升高指数仅为20左右,而蔗糖则高达65,且结晶果糖的代谢不依赖于胰岛素,没有血糖负担,属于低GI值糖类。在健康需求和健康战略的刺激下,低GI食品已经进入空前的繁盛期,而糖类作为GI值的主要调控者自然受到异常关注,主打低GI值的糖类深受市场青睐。

  蔗糖替代品目前有很多,许多甜味剂都肩负着代糖的使命,结晶果糖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。首先,热量并没有减少,无论是果糖、葡萄糖还是蔗糖,其热量都是一样的。其次,果糖的不会诱发胰岛素和瘦素的分泌,使人体缺乏两种代谢调节反馈,从而不会产生主观与客观上的饱腹感,降低了主动减少摄入的机率。第三,果糖的研究还不足,虽然果糖结构较为简单,但其代谢途径尚不清晰,其在水中会发生变旋作用,有可能存在三或四种变异构体。综合上述几种因素,与其他GI值糖类相比,果糖的GI值更像是商家的营销"噱头",缺乏足够的竞争力。

  防龋齿并不出众

  随着现代化食品的兴起,人们摄入糖的量也在增加,龋齿也逐渐成为人群中的高发问题。结晶果糖在口腔中不易被口腔内的链球菌转化为酸,从而降低龋齿的发生。在这一功能发挥上,结晶果糖有点太随性,因为被大众所认知的有防龋齿标签的木糖醇目前还在持续论证中,从科学角度来讲,木糖醇的论证在样本数量、实验科学性等方面还远远不够,更别提结晶果糖了。

  食品加工特性较为局限

  结晶果糖在食品加工中主要作为甜味剂使用,其甜味特性主要有:

  1、果香味;

  2、存留时间短;

  3、甜味与温度成反比。

  从上述几个特征来看,结晶果糖更适合应用于果味饮料中,其自身的果味能够起到增益作用,同时留存时间短不会掩盖产品固有风味,而果味饮料的低温环境也将更有利于甜味的输出。但结晶果糖的甜味较薄,在口感输出上需要蔗糖来弥补,这点与其他大多数甜味剂无异,而其使用成本又要高于其他甜味剂。

  结晶果糖在功能和加工特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短板,这是产品固有属性的表现,因此在结晶果糖的开发利用上要充分考虑自身特性。不能仅仅考虑差异化,要更加注重品质的改良,使功能不"肤浅"、特性不"单一",从而找准自身定位,找到发展的突破口。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结晶果糖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